根據專業諮詢公司分析,奈米食品市場的規模將由2010年的20.4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58億美元。儘管奈米食品似乎蓬勃發展,但全球奈米食品之發展,實際上仍處於萌芽階段,因為奈米食品屬於新穎性食品,乃透過加工技術製成分子級物質,使原料物理、化學,甚至生物性質發生改變。而奈米化製程技術可能改變食品的機能活性、加工適性與生物可利用性,由於奈米粒子與生物細胞交互作用活性顯著增強,使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需要受
重視,因此缺乏標準化理化性質測量方法與足夠安全資料,為限制奈米食品發展的主要因素。

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也注意到食品奈米技術的重要性,在功能性包裝、奈米乳化技術、生物感測器與奈米過濾為最可能成功應用的食品奈米技術,因為可以延長架售期又不破壞生態的綠色功能性包裝、可攜帶機能性物質之奈米乳化技術、可檢測病源菌、毒素、重金屬污染的生物感測器及可純化或回收機能性成分或製造純水奈米過濾之技術門檻與投資金額不高、人體安全顧慮低、消費者可接受,應該短期內就可商業化,送件審查較不會有技術問題發生。

的確,目前奈米乳化技術發展迅速,產生許多奈米技術在食品工業應用之商品化實例,包含以色列NutraLease®、德國NovaSOL®微乳化技術產品,以奈米技術製備之微膠囊載體,可裝填不易溶解於水溶劑的營養活性物質,例如:輔酶Q10、異黃酮、葉黃素、β-胡蘿蔔素、植物固醇、α-硫辛酸(α-lipoic acid)、ω-3脂肪酸、維生素A、C、D、E、K等,能夠提升食品的清澈感與透光性,順應加工或生理的需求,調整營養活性物質的溶解性質,並達到提高吸收率與延長保存期限的目的。
加拿大Powder-locTM與日本SunactiveTM的微乳化技術產品,則能改善感官品質,遮蔽魚油腥味與鐵劑味道,能夠穩定分散與緩慢釋放、添加於食品中以滿足嗜好性與營養需求。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展開國家型奈米研究計畫,而國科會、經濟部、農委會也有支持相關研究計畫,希望能有具體成果幫助衛生署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技術移轉業者改善產品品質、延長架售期與增進衛生安全,讓消費者放心接受食品奈米技術。總之,應用食品奈米技術發展保健食品,為未來熱門的研究項目。從機能素材開發、有效成份鑑定、生理功能分析、生體利用率與安全性評估到產品發展與製程量化,都需要秉持負責任奈米科技研究活動精神,進行跨領域合作才能有顯著成效。

資料來源:食品工業雜誌 2010 年11 月15 日
作者:陳仲仁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載體應用研究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